摘要:南京文化产业新规划 重点发展动漫游戏行业:结合南京市文化产业现状和发展态势,未来5年将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文化、艺术培训等,拓展壮大影视传媒、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做强做精文化休闲旅游、文博会展、体育健身等,加快推进数字新媒体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科技产业等快速发展,使南京文化产业迈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行列。
规划内容
结合南京市文化产业现状和发展态势,未来5年将重点发展动漫设计与制作、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游戏培训等,拓展壮大影视传媒、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做强做精文化休闲旅游、文博会展、体育健身等,加快推进数字新媒体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科技产业等快速发展,使南京文化产业迈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行列。
详解
创意设计:搭建国内、国际创意设计交流平台,培养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集群,吸纳全球资本,将南京打造成长三角的重要“设计中心”。
动漫制作培训:持续培育和完善动漫游戏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及研发、孵化中心。
网络文化:以图书馆信息网络为中心,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艺术培训:开拓适应社会各层次要求的艺术培训业务,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艺术培训机构群体,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培训体系。
影视传媒:依托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广播影视节目和影视剧制作,积极搭建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四位一体”的全媒体系统,将南京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影视制作基地和“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的“无线数字城市”和国际数字传媒基地。
出版发行:依托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为长三角出版物印刷发行中心、具有全国领先水平和较高影响力的出版物发行基地。
工艺美术:形成一批在长三角乃至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艺术品经纪、咨询、经营企业,成为全国一流的艺术品创作和交易中心。
演艺娱乐:通过提升南京市的文化品位及娱乐演艺服务的创意性、特色化和品牌化,培育形成2—3个国内知名演艺品牌,发展一批高水平文艺中介服务机构,繁荣文艺中介服务市场,把南京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文化演艺中心。
发展重点
主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八大行业
近年来,南京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尤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产业创新、扩大文化消费等方面成效显著,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为“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化产业园建设发展迅速
我市是全国文化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各类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园50余个,形成综合创意产业园(基地)、当代艺术创意园、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产业园、影视创作基地等10个类别,投资总额100多亿元,占地面积近1.5万亩,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到2000多家。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园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7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28个。
新兴产业形成优势
数字传媒和网络服务进展迅猛,出现了游戏、出版、通信等多行业的融合。手机阅读软件“百阅”网上社区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人。《南京手机报》收费订户已有30多万;龙虎网成为省内唯一获得“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络媒体”的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仙元天下》成为第一款可投入运营的南京本土原创游戏。原创动画电影《太阳使者》、《沧海桑田》在全国发行,实现南京动画电影零的突破;2010年全市原创影视动画作品14部,产量达5046分钟。
各类文化市场发展迅猛
电影、出版印刷、旅游、会展等行业市场出现井喷,增幅明显。2010年南京地区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所演出5355场次,观众数约151万多人次。2010年全市14家影院实现电影放映15.6万场,观影人次724万,票房总收入2.3亿元,增长65.96%.全市出版物发行业销售收入21.5亿多元,利润总额近7000万元;在全省文化发展统计中,南京文化消费居全省第一。
文化贸易有效拓展
2010年6月作为大陆第一个文化产业团组赴台湾交流,在台北市举办了“南京文化(创意)产业论坛暨交流会”,共推出76个项目,融资需求总额约480亿元,其中有6个项目现场签约。南京波波魔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文化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南京市杂技团有限公司的杂技主题晚会《梦之旅》和南京蓝海豚动画有限公司的电视动画《阿米达》,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
规划内容
根据南京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确定“点—线—面”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巩固点、发展线、扩大面,逐步形成产业交错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格局。南京市区域布局和城市发展轴线相结合,塑造南京文化产业以区域联合为推动力,与周边省市开展错位竞争,形成资源、市场共享,共生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详解
打造“一核、两极、三圈”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核”是以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和雨花台区等主城区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核,依托省市属大型文化集团,推动设计业、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同时依托现有传媒产业基础,打造国际性文化集团总部聚集地,形成“创意中心”,以及城南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附加值,将本核心区建设成为我国创意经济的“顶级展台”。
“两极”依托区域现有基础,加快建设南京文化产业南北发展极。六合文化产业发展北极,重点发展雨花石文化和茉莉花文化产业延伸链,同时为文化产业发展预留用地。高淳县和溧水县文化产业发展南极,主要发展影视创意、收藏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民间民俗文化、文化产品生产等重点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影视制作基地,成为具有旅游休闲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基地。
“三圈”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向四周延伸,基于栖霞区、江宁区和浦口区现有发展,连接文化产业组团。以文化和科技结合为方向,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业等智慧产业和家用视听设备等工业文化产品。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借助高品位的度假设施和丰富的度假休闲活动,建设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
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南京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新鲜出炉。规划提出了南京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功能布局基本形成,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规模、质量和效益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对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增强,使文化产业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辐射源,进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方阵,成为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毕业季来临,职场竞争风起云涌。2018年820万应届毕业生,最难就业季,你准备好找工作了吗?
《恋与制作人》的火爆或许是二次元爆发的前兆,离不开口碑传播及乙女们朋友圈的互相安利,本篇从游戏内的设计点出发,分析下这款产品的游戏性。
近日,由汇众教育&辰安科技&北京文创共同举办的“公共安全”卡通形象设计大赛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之后,最终评选出了优秀作品。获奖的汇众师生,均获得高额奖金,还有北京文创颁发的新锐设计师证书!
受电子竞技浪潮化及直播平台的推动,2017年出现了大量新的游戏公司,对应人才需求也快速增长。游戏成为2017年薪资涨幅最高的互联网细分领域,游戏领域核心职位,从游戏策划、场景特效到开发工程师,普遍迎来一轮5-10%的薪资涨幅。
2014年,年仅17岁的宋同学,怀揣梦想来到汇众教育学习模型动画,2015年毕业后,宋同学一路成长,从《梦幻西游》到《古剑奇谭》,如今他已入职大公司,月薪17K!
此次,崂山啤酒H5互动创意brief&设计大赛是由汇众教育联合三人行传媒集团共同举办,汇众各大校区学员踊跃响应,经过激烈角逐,上海UI校区和青岛产业园校区的三名学员分别斩获大赛一、二、三等奖。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线上直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