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试论辽宁如何发展动漫游戏产业

试论辽宁如何发展动漫游戏产业

来源:汇众教育 编辑:小汇 2011-06-01 223

摘要:试论辽宁如何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辽宁动漫产业相对国内其他省而言起步较晚,但却赶在中国经济、文化大复兴的历史时期,着落于文化创新、信息网络传播、娱乐消费市场爆炸式发展的交汇口上,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动漫产业园区。其中沈阳和大连作为国家游戏动漫培训产业基地,正在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和“动漫走廊”;阜新作为动漫产业初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初级产品生产基地也正在完善。目前,辽宁基本上形成了动漫原创、外包动画、网络游戏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先后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成功举办了首届东北亚ACG动漫节,争取打造出中国版的“迪斯尼”。据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沈阳和大连动漫产业基地分别实现动漫产品产值18亿元和40亿元,已跻身于国家动漫基地前列。

  目前,辽宁动漫游戏产业还存在如下问题:

  1. 原创力不足,产品内容单调。现在辽宁省多数的动漫产品仍以模仿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在产品设计上忽略受众的多元化,主要针对低幼人群开发,造成供需脱节;另外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和内涵、形式老套和单调、故事乏味且说教性强。

  2. 资金实力不足,市场覆盖力弱。虽然辽宁省推出了动漫产业专项发展资金,但多数企业无力承担自主开发动漫产品的资金实力,无法覆盖制作与市场两大环节,产销成本与售卖价格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很难滚动经营,造成恶性循环。

  3. 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缺乏互动。不重视前期创意,多数集中在中间阶段动画的创作;现在动漫播出需要获得统管资格并缴纳一定费用,难以打破电视台播出渠道的垄断,导致播出不畅;销售平台缺乏,无法催生出动漫产业中最具增值空间的衍生产品,无法形成产业优势。

  4. 专业教育发展不力,人才匮乏。辽宁现有动漫专业的高校有16所,设置了动漫专业60多个,但良莠不齐,多而不精,在全国仅仅位于第十位,从而造成动漫人才结构性短缺。一方面,动画制作,尤其是中期制作的人员已有市场饱和趋势;另一方面,动漫原创人才、市场研究和营销人才、前期导演等复合型高端人才极其缺乏。

  5. 令出多门,难以协调。辽宁省动漫产业的创作手法归属软件行业,主管部门是辽宁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而动漫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又被划分到文化厅,主管部门多,形成多头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如,辽宁省动漫基地功能趋同化,重复、低水平建设严重,利用园区优惠政策抢动漫企业现象屡有发生。

  辽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对策

  笔者认为,辽宁动漫产业应以打造完整产业链为核心,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模式,依托区位优势,定位于市场需求,整合动漫设计与制作资源、搭建发展平台、健全发展机制、体制,抢占动漫业发展的制高点。

  1.创新产业运作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

  就动漫产业来说,成为盈利实体的最佳途径就是产业本身具有完善的运营模式,必须在完善产业链上下工夫,实现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实现从单项开发转变为整体营销,构建集创造生产、播映宣传、市场开发三位于一体的开发模式。

  (1)准确定位,提高动漫作品内涵。以青少年为主并重视成人动漫,完善动漫分级制度,根据不同年龄段消费群的需求设计和制作动漫作品,准确定位动漫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在内容上杜绝抄袭和模仿,以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和东北特色文化底蕴为切入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立足读者和受众需求,要改变纯说教式形式,实现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动漫形象和品牌。

  (2)树立品牌,拓宽传播渠道。充分利用辽宁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大连广播电视台等在海内外的辐射能力,以辽宁省数字电视全面开通为契机,在相关频道中增设《动漫天地》等专栏,延长播出时间;充分利用辽宁省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大幅度增加的消费高峰期重点推广动漫游戏产品;在影视和图书市场建立音像制品、图书的租赁机制,扩大传播范围。利用电视、电影、图书、互联网、移动电话等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多频道、覆盖式传播,扩大动漫产品影响。同时,依托辽宁省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省内各种会展业在海内外的良好影响,多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的动漫展、动漫论坛和动漫产品交易,宣传和推介辽宁省动漫产品,提高影响力,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动漫产品营销市场。

  (3)多方位、多元化拓展动漫衍生品市场。动画制作企业在创意阶段就要确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衍生品形象,并与相关生产和经销企业合力开发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生产和经营与动漫形象有关的食品、服装、玩具、电子游戏、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利润空间。

  (4)打破行业间壁垒,实现合作共赢。搭建如“企业动漫素材库”“辽宁动漫产品网上交易平台”“辽宁动漫衍生品设计生产交易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和交流辽宁省动漫产业和产品,实现需求共通、资源共享,提升发展潜力;成立辽宁动漫行业协会,加强上下游动漫企业之间的互动,实现产业链的顺利延展。要实现动漫产业链上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

  2. 扶持与监督并举,健全政府管理体系

  事实表明,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主要是靠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辽宁省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上要把“政府控制型”转变成“政府导向型”,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并在政策、资金、体制上为动漫企业提供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导向性。逐步完善辽宁省动漫产业的政策范围和内容,囊括立法保障、优惠政策、中介机构政策、需求政策、培训政策、国际关系促进政策及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注重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走私、侵权和盗版动漫产品的行为,通过成立社会组织来保护创作者的权利,保护他们的概念、设计等不受违法侵占。

  (2)有的放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投融资体系。继续增加动漫产业发展基金,确保扶植资金有的放矢,对动漫企业既要 “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并通过建立“动漫项目跟踪制度”来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扩大社会融资,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健全包括政府、民营在内的各种风险投资机构,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推行动漫企业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质押担保的方式获得贷款,实施灵活的企业投融资方式,打造良性循环的资金链。

  (3)成立统一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动漫产业主管部门,管理指导辽宁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合理定位游戏动漫培训区域发展、筹划建设重点、规划项目投资,尤其要推进辽宁省各动漫产业基地之间协调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意发展合力,形成区域性的动漫企业聚集效应。

  3. 改革动漫教育,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建立起校企合作教育联盟,促进人才教育与企业结合、与市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真正融合到产业链中来。

  加强高校动漫教育建设。引导高校培养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动漫人才,如创意、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导演、编剧、原画师、动画师等。在专业设置上,切勿求全求大,要突出各个院校的特色,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在师资配备上,可以组建由专职讲师、兼职教师和形式分析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聘请动漫设计企业、专业设计工作室、游戏开发厂商里的设计总监、专业动画师、角色造型设计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实施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解决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辽宁动漫制作培训产业相对国内其他省而言起步较晚,但却赶在中国经济、文化大复兴的历史时期,着落于文化创新、信息网络传播、娱乐消费市场爆炸式发展的交汇口上,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盘点辽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抓住世界经济格局重新调整的发展时机,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是辽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无

相关文章

关注我们

  • 官方微信

    咨询热线

    010-82826482 校区地址
  • 官方微博

    建议与投诉

    400-0065-789 联系我们
  • 线上直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