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的文化传承责任
来源:汇众教育 编辑:小汇
2011-07-01
232
摘要:中国动漫的文化传承责任:众所周知,“动漫”本身的确是个舶来品,从日本进口而来。但是,“动漫”一词却是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审美意境给出的名字。
尽管我们中国不是动漫的发祥地,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和游戏培训机构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早期的动画片创作都受到我国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中国动漫市场上充斥着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作品,导致当下的青少年狂热地对日本或美国动画片津津乐道,而无暇了解我们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曾经作为我国早期优秀的动画影片,诸如《铁扇公主》、《三个和尚》、《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曾引起世界游戏培训范围内的瞩目和轰动,但今天却尘封在资料架中,鲜为人知,不再被大众传播。
好在近些年来,从官方到企业都认识到了动漫文化的重要性,从2004年动漫号角吹响的时候,大家在一种狂热情绪中投入了动漫行业。2006年12月26日,中国动画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向世人展示了80年来我国广大动画工作者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以及他们塑造的众多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动画形象。一时间,在政府宏观主导下,中国境内动漫设计与制作机构陡增数千家,400余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000余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
新生的创作机构和单位焕发着创作的激情,仅2006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就已经超过8万分钟。《小鲤鱼历险记》、《三毛流浪记》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动画片相继问世。在此大环境下,甚至深入内地的二线城市,诸如石家庄市等的动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迅速并入全国发展频率的轨道。同时,游戏开发培训中心中国的漫画、插画制作和卡通书籍出版也迅速成长。例如,以河北美术出版社为领军的动漫出版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放眼全国,动漫制作企业目前已有30多家,其中有些企业创造了不俗的业绩,有的原创动画片已进入央视播出。网络游戏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有几个电脑培训学校的游戏制作引擎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多款游戏产品走出国境。一批省会的大中专院校陆续开设动漫专业,附设动漫研究机构,一批动漫培训机构成立,并获得了相关权威机构的资格认证。
可以说,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动漫迎来了在中国的又一个春天。但是动漫的重要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本身的欣欣向荣,当下动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承载着的文化传承,以及应该肩负起的反文化侵略责任。
动漫是人类视觉享受的普遍选择,对于孩子更是第一选择。孩子们喜欢看动漫,给他们看什么他们就看什么,只要是动漫就可以了。孩子们还不具备独立成熟的审美观,无法评价这是水墨的,代表中国学派;或者那是三维的,是高科技的。他们对动漫的第一感就是好看、好玩。在这种感官本能支配下,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米老鼠、唐老鸭、kitty猫,并且以强烈的代入感迅猛地、狂热地扮演、谈论、争辩、理解和接受这些外来的动画形象——这就是文化传播的作用。
而在动漫上,孩子们的类似表现和其引发的后果,更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我们并不是说非要反对日本动漫或者美国动漫。我们只是应该重视动漫背后的东西——不仅仅是市场,也不仅仅是商品,其实它是对本民族文化传播的继承。动漫作为现代化时代的艺术形式,必须肩负艺术传播的这点责任,这是动漫立足于艺术领域的得以存在、发展传播的意义所在。在历史上我们有过让孩子们喜欢留下记忆的动画片。比如像《雪孩子》那种充满关爱、助人为乐的动画;又如《黑猫警长》,小英雄似的惩恶扬善;像《葫芦兄弟》、《三个和尚》这样的,虽然简短,但是能表现一个个人生哲理。虽然画面不复杂,但是它的简洁恰是承载了地道的中国道家美学,传承了东方审美意义。像《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也包括《渔童》这样的剪纸化制作,都借鉴中国皮影戏剧的风格,传递交流着中国民间文化。中国动画从动画艺术来讲,是屹立于世界动画艺术之林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豪地继承和发扬呢?
国产原创动画片首先需要的是思想和内容。前期工作也就是动画片的剧本创作和动画形象的设计,这是片子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动画专业人员组成数量较多的主要是中期制作和加工部分,比较缺乏从事前期创意、设计的高级创作人员。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动画业的人员结构,创作队伍专业化,形成动画产业的高素质主创力量。
在动漫文化蕴涵巨大经济力量的同时,动漫产业本身也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力量。动漫产业能营造出一种动漫文化,动漫产业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动漫文化的接受者与二度生产者。以动漫为纽带,动漫爱好者能结为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群体,他们通过分享共同文化意识与社会生活方式,通过组织策划,参加各种动漫文化活动凝聚在一起。这些文化社群在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活动的空间的同时,也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文化力量在国与国之间体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那些紧跟本国政治的美国、日本动漫作品,对我国很多动漫爱好者影响至深,那些在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一代和小朋友在进口动画片及进口动漫产品的熏陶下成长。长此以往,他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必然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脱节,从这一点来说,他方动漫文化不符合中国国民性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动漫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冷静地去思考,特别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去思考动漫文化的文化性。正如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